
搜索網站、位置和人員

電話: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務部
2月25日,工學院輔導員鄔云鵬收到一條微信:“我尋思,等我發第一個月工資了,我想捐給學校,可以嗎?”
微信來自于畢業生黨張奇。2020年,他考入西湖大學,在工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習四年后,2024年6月博士畢業。
2月25日那一天,是黨張奇正式加入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開始博士后研究的日子。
3月24日,新工作的第一個月工資一到賬,黨張奇就轉賬到了西湖大學發展基金會的賬戶上。
“在有一年的畢業典禮上,就有人說起,是不是可以畢業后拿出一個月的工資捐贈給母校。我心里一直記著這個事情,現在終于做到了。”

2024年,黨張奇參加德國亞琛ECIO會議
去年畢業季,同學們奔赴全球各地,在新崗位上繼續科研工作。那時的黨張奇還在忙著寫論文,一直忙到9月份,在導師張紫陽的推薦下到上海天文臺做訪問學者,同時也在留意各科研機構的工作機會。面試了幾輪,黨張奇拿到了不少offer,“經過仔細的思考,還是對天文臺的科研方向最感興趣,所以還是選了這里”。
在博士生期間,黨張奇的研究方向是基于片上多模干涉的光開關與光計算器件,博士后跨界到天文臺,難度會不會很大?
“不會。西湖大學鼓勵學科交叉,在學校鍛煉了四年,這點跨界的勇氣我還是有的。而且雖然課題不一樣,但也可以說,這里的工作是我在西湖大學博士工作的延續。”
光譜學是天文觀測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分析光譜可以顯示天體的化學成分、溫度、密度、質量、距離和亮度等等。
目前,天文臺所使用的光譜儀,不光造價極其昂貴,儀器體積也很龐大,像歐洲極大望遠鏡E-ELT的HARMONI光譜儀要占據大約兩層樓空間。近些年,光子學技術在天文光譜學的應用展現了將大型望遠鏡光譜儀微型化的巨大潛力。這種在天文觀測中嘗試應用的光子學技術又叫天文光子學,主要集中在以集成光子芯片為核心器件的光譜儀研制上,能將目前的天文光譜儀縮小到幾厘米,重量也能減少到幾百克,成本也會大大降低。
“在西湖大學,我在張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光子芯片研發的各種技術。而現在的博士后研究,可以說是把集成光學實驗室在西湖大學的發明,在天文上找到了應用,所以我很想推進下去。”黨張奇說,“這個工作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也許未來的某一天,不止天文臺,很多天文愛好者也可以實現更清晰地探索太空。

西湖大學集成光學實驗室
最新資訊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
大學新聞
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