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網站、位置和人員

搜索網站、位置和人員
曹蓬勃博士
Pengbo Cao, Ph.D.
細菌致病機制與細胞間通訊實驗室
曹蓬勃博士
Pengbo Cao, Ph.D.
細菌致病機制與細胞間通訊實驗室
個人簡介
曹蓬勃博士致力于研究細菌行為的調控機制。2012年于遼寧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18年于懷俄明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期間研究細菌的細胞間通訊。2019至2023年在佐治亞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獲囊性纖維化基金會的資助(CFF Postdoctoral Fellowship),專注于研究病原菌的致病機制。2023年10月加入西湖大學,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
?
學術成果及研究方向
細菌在地球生態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準確理解細菌行為的分子機制對于我們控制和利用細菌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致力于開發和運用多種前沿技術來揭示細菌在其自然生境中的行為機制。目前,我們主要研究病原菌(如銅綠假單胞菌)在人體感染中的生理和行為特征,旨在為開發新型診療策略提供理論基礎。
直接檢測病原菌在人體內的基因表達是研究其致病機制的有效方法。通過比較銅綠假單胞菌在人體臨床樣本(如慢性呼吸道和皮膚感染)和標準實驗室環境中的基因表達,我們發現了一個名為SicX的小RNA,它控制著細菌慢性和急性感染之間的轉變。基于此發現,我們專注于解決以下兩個關鍵問題:(1)小RNA(如SicX)在人體內如何調控細菌的致病行為?(2)物種之間和物種內部的相互作用如何影響細菌感染的發生和發展?
盡管我們主要研究病原菌,但我們也使用非致病菌來探索一些有趣且重要的基礎生物學問題。我們的目標是從分子層面(如RNA和蛋白質)解析細菌的關鍵行為,為人類控制和利用細菌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
代表論文
1. Cao, P., Fleming, D., Moustafa, D. A., Dolan, S. K., Szymanik, K. H., Redman, W. K., Ramos, A., Diggle, F. L., Sullivan, C. S., Goldberg, J. B., Rumbaugh, K. P., and Whiteley, M. (2023). A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mall RNA regulates chronic and acute infection. Nature,?1-7.
2. Balagam, R., Cao, P. (co-first), Sah, G. P., Zhang, Z., Subedi, K., Wall, D., and Igoshin, O. A. (2021). Emergent myxobacterial behaviors arise from reversal suppression induced by kin contacts.?mSystems,?6(6), e00720-21.
3. Cao, P. and Wall, D. (2019).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a molecular handshake that governs kin recognition and tissue formation in myxobacteria.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1), 1-10.
4. Cao, P., Wei, X., Awal, R., Müller, R., and Wall, D. (2019). A highly polymorphic receptor governs many distinct self-recognition types within the Myxococcales order. mBio. e02751-18.
5. Cao, P. and Wall, D. (2017). Self-identify reprogrammed by a single residue switch in a cell surface receptor of a social bacterium.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14):3732-3737.
?
聯系方式
電子郵箱:caopengbo@westlake.edu.cn
我們正在招聘博士后、博士生和科研助理,請訪問我們實驗室網站以獲取更多信息:https://www.thepclab.org/join?